|
M1A2T戰車。(照片:截取自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s網站) |
中評社台北7月30日電/號稱“地表最強戰車”的M1A2T主戰車近日加入國軍,並在賴清德親臨視導下進行實彈演練。台國防部前視察盧德允卻表示,這項“地表最強”的稱號實為媒體搏點閱率的“吸睛關鍵詞”。他引述烏克蘭前線的血淋淋教訓示警:當無人機成為現代戰場的主角,傳統主戰車的威脅與想像之間的巨大落差,值得軍方與人民深思。
盧德允曾任台灣軍事家全球防衛雜誌(Defence International)總編輯,前台國防部視察。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盧德允指出,M1系列主戰車的裝甲防護力與120公厘光膛戰車砲搭配先進射控系統的火力,在全球戰車排名中無疑名列前茅,有效射程可達2000至5000米,足以摧枯拉朽。但他將戰車的地位比喻為昔日海戰中的“戰鬥艦”,曾是主宰戰場勝敗的“主力艦”,最終被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所取代。他語重心長地表示,歷史的演變客觀而無情,主戰車必然會有從戰爭舞台上角色黯淡的一天,而這個新的主角,正是“無人機”。
盧德允提及,在俄烏戰場上,無人機已展現其顛覆傳統作戰模式的巨大威力。無論大小、速度,無人機正以驚人的速度進步與創新,地面上所有兵員、武器、裝備,幾乎都被無人機追著打,毫無招架之力,如同“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他進一步指出,烏克蘭前線傳回的真實戰場場景顯示,俄軍大量運用自殺式無人機,將M1戰車作為主要打擊目標,因為擊毀或癱瘓M1戰車具有巨大的政治宣傳功效。甚至連烏軍為M1戰車加裝的爆炸式反應裝甲和防護頂棚,其生存性是否因此提高,都仍是個大問號。
盧德允引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2024年6月對烏克蘭陸軍47旅M1戰車組員的採訪報導,揭露了M1戰車在實際運用中的諸多缺陷和弱點。烏軍組員抱怨,M1戰車在起霧或下雨時,車內精密電子設備會因冷凝水造成短路故障,導致設備無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