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中評社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7月30日電(記者 張嘉文)賴清德原計畫8月訪中南美“邦交國”喊卡,據外媒報導,是因美方已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的計畫所致。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向中評社表示,很明顯,相較於台灣,美國總統特朗普還是把對中國大陸的貿易談判,以及和“特習會”,擺在比較高的位置來看。相較台灣,更重視美中的戰略關係。
黃奎博說,加上賴清德想要出訪過境美國的這個時間點安排,也不太適合,才會變成這樣的局面。他認為,“賴政府”別再以台灣看天下,不要以為台灣的戰略地位超級重要,用務實態度處理“外交”事務才是正軌。
黃奎博,美國馬利蘭大學政府與政治系博士,歷任台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主委、陸委會諮詢委員、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督導大陸部、國際部),現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政大外交系教授。
賴清德原計畫8月過境美國,訪問巴拉圭、危地馬拉與貝里斯。《彭博社》、《金融時報》報導,由於中美關稅談判正在進行,及10月底可能會有“習特會”,中國大陸就賴清德擬過境紐約一事向華府提出反對後,特朗普政府拒絕賴過境紐約的計畫。
黃奎博對此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此次外媒明確提及此事,一種可能是美方不想賴清德在這時間點對於美中關係形成惹麻煩的角色;另一種可能則是特朗普政府內部有不喜歡民進黨政府所謂的多元價值,對這些比較感冒而不支持台灣的官員故意透過外媒洩露消息。
黃奎博說,原本之前外界都以為賴清德出訪過境紐約的安排已確定,但現在大轉彎的發展,等於被重重打臉,因此執政團隊真的不要以台灣看天下,自認戰略地位超級重要。很明顯,美國還是把對中談判的重要性,擺在比較高的天秤上來看,相較台灣,更重視美中的戰略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