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駐立陶宛的北約多國戰鬥群進行軍事訓練。 |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電/據外媒報導,在全球安全格局加速演變的背景下,近期,北約通過重構指揮機制、部署先進防禦系統、提高國防工業產能、整合戰略資源等一系列舉措,強化東翼威懾能力。
構建區域安全屏障
7月中旬,北約陸軍司令克里斯托弗·多納休表示,為提升東翼綜合防禦能力,北約啟動名為“東部側翼威懾線”的計畫。北約成員國將依托該計畫,強化協同作戰能力。具體來看,該計畫主要包括3項核心內容。
重構指揮機制。北約將推動東翼指揮機制轉向扁平化,簡化成員國間決策流程,以實現戰略指令到戰術執行的快速轉化。此舉將打破以往按區域劃分的指揮模式,使成員國兵力、裝備、後勤保障等資源,根據實時情況靈活調動。
構建立體防禦網絡。北約將推動波羅的海3國、波蘭、羅馬尼亞等國,在邊境地帶、戰略要地等關鍵區域,部署反裝甲武器、中遠程防空系統、遠程精確打擊平台等裝備。計畫同時要求,加強東翼成員國的太空態勢感知與網絡防護能力,構建覆蓋多域的立體防禦網絡,針對性應對巡航導彈、彈道導彈、無人機等多種威脅。
提升後勤保障效能。北約將通過調整軍工生產布局與加強產業合作,強化東翼防禦的後勤支撐與持續作戰能力。具體包括將部分裝備生產轉移至歐洲大陸,縮短運輸距離、降低供應鏈風險,確保危機時裝備能從歐洲本土生產基地或儲備點快速送達東翼。北約依托成員國提高國防開支的承諾,推動跨大西洋國防工業鏈擴容,並通過“國防規劃流程”,引導資源向遠程導彈等消耗性軍品的生產傾斜,進一步強化持續作戰能力。
同步推動多項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