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眾黨屏東縣黨部主委林育先。(中評社 蔣繼平攝) |
中評社屏東7月22日電(記者 蔣繼平)大罷免首波投票7月26日登場。台灣民眾黨屏東縣黨部主委林育先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最後兩週進入藍綠對決態勢,防守方的藍營氣勢也有翻轉的現象,除了綠營、青鳥接連犯錯引起社會激憤,之前不表態的民眾黨支持者也紛紛表態,有如吹起一陣東風,因為藍綠動員基本盤後,中間選民就是關鍵,最後幾天就是催票投下不同意票。
林育先,義守大學資訊工程系管理組博士。曾任國民黨屏東縣黨部代理主委、書記長,2022年從藍營轉投白營,擔任民眾黨屏東縣黨部主委至今。
林育先表示,最後一週氛圍改變,第一,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也是726投票,算是民眾黨縣市首長,不是衹有新竹的事,而是全黨的事。第二,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妻子跳樓一事,引起全台關注。第三,前黨主席柯文哲再延押兩個月,又是司法打壓,支持者不捨柯文哲的遭遇。
另外,林育先表示,上週立法院三讀修正刑法部分條文,加重虐童刑責,但民進黨團在三讀時未投票。這反而激起民眾反彈,代表民進黨表面上支持,實際上卻沒行動,因黨而異,不是自己提的就不支持,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反而讓大家更加注意執政黨在做什麼,因為民進黨變成正事不做,都在搞大罷免。
而且這一、兩周發生事情非常多,林育先表示,丹娜絲颱風釀南部災情,但南部縣市救災速度慢大家都看在眼底,賴清德勘災誇張的言行舉止也被看在眼底,譬如叫災民自己修屋頂,導致老人摔死。且遭毀的光電板後續處理效率,也看不出來,嘉義滯洪池就還在清。
林育先表示,青鳥的行為也引起社會反感,因為大罷免鬧到族群對立,譬如網路流傳青鳥數落老人家的影片,甚至有“救國不救災”的言論出現,都會引起民眾發現大罷免已經不是國民黨的事而已,已經是攸關“國家”政治安定社會安全的議題。
林育先表示,主要還有一點,黨主席、黨團總召黃國昌7月2日有寄黨員信表達立場,黃國昌從司法角度去論述,柯文哲還在看守所,檢察官筆錄逐字稿讓人覺得立場沒那麼公正,且賴清德要團結,但所作所為都是在分裂,社會也因大罷免對立到不可理喻,引起世代、族群之爭,根本不是在團結,每字每句讓民眾黨員看到都是感到切身之痛。目前有些在南部工作的民眾黨支持者,都已經在網路上PO買好票要回北部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