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珠山抗戰史實陳列館中“保衛湖南 保衛長沙”的主題展區(中評社 陳思遠攝) |
中評社長沙8月1日電(記者 陳思遠)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來自兩岸及香港的記者一行走進長沙縣福臨鎮,踏訪影珠山抗戰史實陳列館與抗戰遺址,回溯那段波瀾壯闊的抗戰歲月,深切感受兩岸同根同源、血濃於水的深厚情誼。
原福臨鎮文化綜合服務站站長楊琮介紹,影珠山抗戰遺址作為湖南省對台交流基地,每年都會迎來三四批台灣學子與大陸學子開展研學互動,這裡是他們觸摸歷史、增進共識的必到之處。此外,黃埔軍校同學會、黃埔後裔聯誼會成員及眾多抗戰老兵也常來此尋訪故地,兩岸各界人士的足跡匯聚於此,共同追溯民族記憶。
談及第三次長沙保衛戰在抗戰歷史上的意義,楊琮表示,這一戰的勝利,離不開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制定的“天爐戰法”。影珠山憑借險要地勢,成為“天爐戰法”的關鍵入口,國民政府的第二十軍和第五十八軍在此部署,成功阻擊日軍,在腰子坡等地展開的戰鬥尤為激烈。據記載,整個長沙會戰期間,殲滅日軍56000人,僅在影珠山就消滅日軍萬餘人,狠狠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楊琮特別提及,陳列館內專設的書畫室裡,珍藏著台灣書畫家、抗戰退役將領留下的墨寶。“高安國將軍對這段歷史非常熟悉,他曾帶領十幾位退役將領前來參觀,並留下了墨寶。”楊琮回憶道。
據楊琮介紹,影珠山抗戰遺址公園於201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建成,占地26.4公頃。園內保存有抗戰紀念烈士墓、58軍及新十軍指揮所、腰子坡抗戰遺址群等核心遺跡,類型齊全、保存完整,具有極高的抗戰文化研究價值與文物學術價值。近年來,當地持續完善基礎設施,上山公路與下山公路貫通南北,核心區域的遊步道、衛生間等相繼建成,為遊客緬懷先烈、銘記歷史提供了便利條件。“今年恰逢抗戰勝利80周年,我們計畫舉行隆重的緬懷儀式。”楊琮說。
如今,影珠山的烽火早已散盡,但抗戰遺址仍是歷史的無聲見證,更是連接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在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兩岸同胞共同站在這片灑滿熱血的土地上,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更將攜手展望未來,讓偉大的抗戰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抗戰勝地 三湘新貌”2025海峽兩岸媒體聯合採訪由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台港澳工作部共同舉辦,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日報社、中新社、中國台灣網、湖南衛視,及台灣中評社、中國時報、聯合報、TVBS、東森電視台及香港中評社等31家兩岸及香港媒體記者參加報導。
40餘名記者和特邀台灣青年自媒體人將在長沙、常德、衡陽、懷化等地開展為期一周的聯合採訪,走訪抗戰史跡體悟抗戰精神,採訪高新企業調研新質生產力發展成果,探訪古城苗寨感受多彩民族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