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庫匯聚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肖武答中評:講好西藏故事 請進來走出去
http://www.crntt.tw   2025-07-30 00:20:24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肖武答中評社記者提問(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電(實習記者 邱姿爽)中國記協7月29日下午在京舉辦新聞茶座會,邀請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肖武以“從涉藏白皮書看西藏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為主題,為境內外媒體記者及外國駐華使節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問題。期間,就“如何推動西藏人權事業發展的國際傳播,突破國際輿論中的‘信息繭房’”,肖武回答中評社記者提問。

  肖武首先指出,涉藏白皮書是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名義所發布的政府報告,主要通過數據和案例展現西藏人權事業取得的成就。但作為官方文稿,白皮書一定程度上會受制於字數要求。目前,我國為了向國際社會呈現出真實而立體的西藏,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西藏地方政府及民間社會等都致力於推動“請進來”和“走出去”的交流機制,為國際受眾提供更具溫度和現場感的體驗。

  肖武認為,“請進來”和“走出去”的交流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解疑釋惑的作用,從而打破認知誤區。他以去年9月帶領六位外籍嘉賓赴藏參訪的經歷為例,講述了外賓通過實地觀察、自由交流所產生的觀念轉變。一位來自加州大學的人類學研究生在實地走訪後直言,所見的西藏與西方媒體報導的形象完全不同,感受到強烈反差。

  肖武也提及他此前參與的各類涉藏國際傳播活動,包括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以及今年6月赴蒙古、日本、尼泊爾進行交流,分享自己在西藏的調研和研究成果。他認為,持續推動中外專家學者、媒體記者的雙向互動,有助於在國際層面破除“單向敘事”的局限。

  然而,肖武也坦言,在西藏人權事業的國際傳播過程中仍面臨著“思維定勢”的頑固挑戰。短期內,突破國際社會在西藏問題上形成的固有認知和信息繭房可能很難徹底實現。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