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庫匯聚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瀾昌答中評:台灣主流民意是兩岸和平
http://www.crntt.tw   2025-07-29 00:43:00
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劉瀾昌(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7月29日電(記者 盧哲)7月26日,台灣民意代表“大罷免”進行首輪投票,國民黨完勝,守住全部24席。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劉瀾昌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兩岸和平才是台灣主流民意,此次投票完全反映台灣的主流民意,是對賴當局的不滿和否定。 

  劉瀾昌指出,台灣地區立法機構現有113席民意代表,民進黨佔51席為少數。“大罷免”就是民進黨意在通過罷免和補選,扭轉其的席位劣勢,拿回立法機構的“控制權”、實現“一黨獨大”,翻轉2024年選舉後“朝小野大”的格局。但結果以全面潰敗收場。

  “原本民進黨和國民黨的力量看起來好像太懸殊,綠營盛氣凌人,但沒想到結果是完全沒有一席之地。而整個台灣的政治形勢也有了一個比較大的轉機。” 劉瀾昌說。 

  劉瀾昌認為,折騰了大半年的“大罷免”,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發出了非常錯誤的信號,這可能是導致此次“大罷免”失敗的原因之一。“柯開始說要‘消滅國民黨’,說他等這一天等了60年。後來可能民進黨覺得這個口號太激進,會激起在野力量反彈,他就把口號改成了‘打倒國民黨’。”劉瀾昌說,這對民進黨來說可能是很大的調整,“因為‘消滅’等於是把國民黨完全在台灣島內抹去。‘打倒’還可以理解為拿回立法機構的控制權。但在國民黨看來這兩個詞完全是一回事,在民眾黨看來也是一回事。因為國民黨被打倒會被消滅,民眾黨也完全有可能步其後塵。所以在野的力量被完全激發出來。” 

  劉瀾昌說,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投票很不一樣的是民眾黨的支持者——大部分是青年人也被鼓動起來。“賴清德上台後的柯文哲事件等等,對民眾黨的小草來說是很大的刺激,他們都出來投票,這部分正好彌補了國民黨年輕人票數不足的缺陷。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總體上,投票情況和大選的時候是一樣的,即反對民進黨的大約60%。基本上是把雙方的基本盤都展現出來。”

  劉瀾昌指出,此次投票結果最關鍵的,是賴清德上台以來所做的一切壞事,在這次投票里呈現了一個總爆發。投票結果反映了整個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是不滿於賴清德當局現在所做的一切,包括他的政治操弄、司法操弄、經濟政策等。更主要的是對於賴清德當局的兩岸政策,他堅持的所謂“抗中保台”、台獨政策、包括賴清德的所謂“十講”等等,“都完全是歪曲台灣歷史,連一些基本的常識都沒有。台灣的知識分子早就忍無可忍,而一般老百姓也看清楚了賴清德的所作所為,不但台灣生活經濟不可能改善,更是把兩岸、把台灣推到了兵凶戰危的邊緣。” 劉瀾昌指出,兩岸和平才是台灣主流民意,所以這次投票就是完全反映台灣的主流民意,是對賴當局的一次否定。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