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G創始人兼理事長王輝耀博士對話《外交政策》雜誌主編拉維·阿格拉瓦爾(中評社 陳思遠攝) |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記者 陳思遠)7月24日,全球化智庫(CCG)舉辦“全球名家對話”活動,王輝耀與《外交政策》雜誌負責人拉維・阿格拉瓦爾圍繞全球體系轉型、地緣政治衝突、經貿關係及國際人才流動等議題展開深度對話,深入剖析當前全球治理的挑戰與出路。
王輝耀博士是全球化智庫(CCG)創始人兼理事長,現任外交學院特聘教授,國務院原參事,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等職,在國際關係、全球治理、國際商務、國際人才、華人華僑與智庫研究等領域有廣泛的學術研究,發表有關中英文著作100多部和有關中英文專業文章數百餘篇。
拉維·阿格拉瓦爾(Ravi Agrawal)現任《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主編,同時擔任該雜誌視頻與播客頻道“FP Live”的主持人,定期採訪全球政要與政策制定者。在2018年加入《外交政策》之前,阿格拉瓦爾在CNN工作了十餘年,擔任過多個全職崗位,跨越三大洲,其中包括CNN駐新德里分社社長兼記者,以及CNN全球事務節目Fareed Zakaria GPS高級制片人。
對話中,王輝耀指出,當前全球體系正承受巨大壓力,2025年作為聯合國成立80周年,正是反思全球治理的關鍵節點。他認為,全球化雖可能發生變化,但大趨勢仍將延續,同時對貧富差距擴大及社會狀況未得到良好維護的現狀表示擔憂。他提到,各國常將國內問題歸咎於外部,而經合組織提出的全球最低稅率方案雖獲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認同,卻在兩年後仍未落實,這凸顯了全球合作的困境。
拉維對此表示認同,他強調“診斷問題易,解決問題難”,並引用前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的觀點“我們都知道該做什麼,但如果真做了,就再也選不上了”,指出許多解決方案因政治可行性不足而難以推進。他認為,年輕一代更清楚氣候危機的緊迫性及全球體系中不平等、無序全球化等問題,也更能接受為改革付出的代價。
王輝耀指出,國際社會在應對共同挑戰時缺乏團結決心,氣候變化是當下最緊迫的挑戰之一,但部分國家卻在相關努力上有所退縮,例如美國退出有關氣候變化的項目,這一行為令人失望。他提到,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首次承認多極化是現實,而全球治理進程已落後於全球實踐。對於全球南方國家的崛起,王輝耀認為,印度、中國及金磚國家等的影響力日益提升,相比之下,七國集團的作用逐漸減弱。他同時關注到,美國主導的全球治理體系愈發失靈,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缺乏治理機制,世界正面臨混亂與無序的風險,亟待構建新的秩序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