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在日本千葉縣,參政黨黨首神穀宗幣(中)在街頭演說活動後接受媒體採訪。(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24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在日前結束的日本國會參議院選舉中,以參政黨為首的極右翼勢力議席數明顯增加,成為輿論關注的一大焦點。分析人士指出,在日本民眾經濟獲得感普遍下降的背景下,參政黨借助“日本人優先”等排外主張和社交媒體動員,迅速擴大影響力。該黨快速崛起可能推動日本政治未來進一步右傾化,加劇社會撕裂,並影響日本的對外政策及與鄰國關係。
選後勢力大增
在20日舉行的參議院選舉中,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遭遇重挫,失去過半數優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參政黨為代表的民粹保守勢力議席數大增。
參政黨成立於2020年,在2022年參議院選舉中獲得1個議席,首次進入國會,在2024年眾議院選舉中獲得3個議席。此次選舉中,該黨一舉斬獲14個議席,加上原有的1個非改選議席,議席增至15席,達到獨立提出不涉及預算的法案所需的11個議席門檻,政治存在感大幅上升。
參政黨在本次選舉中高呼“日本人優先”口號,反對全球化,主張減稅、限制外國人投資,並在歷史問題上表現出強烈的修正主義立場,包括要求構建“以天皇為中心”的國家、推行“自尊史觀教育”等,體現出濃厚的保守主義與排外主義色彩,輿論普遍將其歸類為極右翼政黨。
該黨此次在首都圈以及大阪、名古屋、福岡等大城市所涉及的選區均“有所斬獲”,其影響力從特定支持群體擴展至全國主要都市圈。甚至該黨黨首神穀宗幣也對選舉結果表示驚喜,稱“沒想到能獲得這麼多支持”。
復制“歐洲模式”
分析人士認為,參政黨在本次選舉中奪走了自民黨不少選票。東京大學教授境家史郎指出,近年來,曾在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執政時期支持自民黨的保守選民開始流向參政黨等極右翼政黨。東京廣播公司的調查顯示,在參政黨支持者中,有多達97%的人認為“現在的自民黨比起安倍執政時期更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