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中台灣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廖學廣:大罷免若失敗 賴權力將受挑戰
http://www.crntt.tw   2025-07-24 00:46:28
民進黨創黨元老、前立委廖學廣。(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7月24日電(記者 方敬為)大罷免首波投票將在7月26日登場,民進黨創黨元老、前立委廖學廣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大罷免是賴清德為了延續政權所做出的“非常手段”,確實有機會扭轉立院席次,但過程顯示整個綠營為了遂行賴的意志,不惜威權復辟,成為當年國民黨的翻版,不少黨員敢怒不敢言,若大罷免失敗,賴的權力勢必受到挑戰,會產生程度上的後座力。

  廖學廣,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1986-1992民進黨籍,兩屆台北縣議員、汐止鎮長、兩屆立委和一屆“國民大會代表”。是民進黨創黨元老。

  大罷免726投開票倒數計時,民進黨從一開始宣稱“協助”公民團體推動,到後期全黨公職人員傾巢而出,全力宣傳大罷免,賴清德也宣布展開“團結十講”助陣,23日更公開在民進黨中常會為大罷免催票。

  廖學廣表示,民進黨現在全黨上下總動員力拼“大罷免大成功”,倘若最終成績慘淡,當初有多用力推,就會產生多大的反作用力。其實賴清德也明白此道理,所以有危機感,才要在最後關頭展開“團結十講”,可是從各界反應來看,似乎加分效果不大,因為大罷免要與“國族”大義掛勾在一起,實在很沒說服力,多數人還是覺得偏向政治鬥爭。

  廖學廣指出,可以理解民進黨推動大罷免的想法,透過一些技術操作,最終罷免連署成案的31席都是藍委,只要被罷免的對象都是藍委,對民進黨而言,立院席次只有增加的機會,不會減少,是很有保障的攻勢。問題在於,整個發展的過程,政治操作乃至於政黨惡鬥的痕跡太明顯,說服力不足。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