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籍台中市議員李中質詢。(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台中5月5日電(記者 方敬為)台中市捷運目前只有一條綠線開通,軌道路網建設聲聲慢,中國國民黨籍台中市議員李中今天質詢指出,台中蓋一條捷運要花10到15年,對於發展公共交通運輸實在緩不濟急,建議市府相關單位此刻應預先替未來的交通運輸行業做政策與發規規劃,可以參考中國大陸當前發展低空經濟或無人車、無人機等領域。
針對國民黨及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喊出台中捷運將“七線齊發”,李中5日在市議會定期會交通地政業務質詢質疑,台中蓋一條捷運要花10到15年,想要“七線齊發”,人才、金錢從哪裡來?痛批這種說法根本是信口開河。
李中指出,如果盧秀燕在6年前初任市長時提出“七線齊發”,他絕對支持,但盧秀燕明年就要卸任,市府才突然說捷運要七線齊發,到底是像大力水手吃了波菜?還是像大陸說法“打了雞血”才突然特別亢奮?市府究竟有沒有想過相關人才與經費在哪裡?
李中表示,單單在捷運藍線的發包作業,交通局與捷運局就做得很辛苦,到現在細部設計還沒完成,明年才有辦法發包土木工程,過去在等待行政院審查的過程中沒有同步進行相關規劃作業,等到行政院核定了才開始細部設計,讓捷運藍線相關工程又要延後1年。現在市府說捷運七線齊發根本是吹牛。
李中認為,交通運輸模式因為科技而發展快速,如果台中無法在30年內完成捷運系統,就應該轉而投入其它新興的交通運輸方式,可以參考大陸當前所發展的低空經濟,以及無人駕駛車、機交通運輸,大陸推行的“蘿蔔快跑”使用無人駕駛車,若以1萬輛無人駕駛車載客,每天運量可達30多萬人次,相當於2至3條捷運運量。
李中強調,交通局應該開始研究低空經濟,而非一直著眼在將要過時的捷運系統,也要盡量將捷運工程工期壓縮在3、5年內,避免造成社會巨大損失與要付出高額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