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記者會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 海涵)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4日主持例行記者會並接受中外記者提問,以下是問答全文:
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於7月26日出席在上海舉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開幕式並致辭。
總台央視記者:李強總理將赴上海出席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請問能否介紹會議安排以及中方有何期待?
郭嘉昆:當前,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中方舉辦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是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的重要行動,旨在打造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風向標、應用展示台、產業加速器、治理議事廳。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智能時代 同球共濟”。中方已邀請來自40餘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高級別代表出席會議。我們期待各方圍繞深化創新合作、釋放智能紅利,推動普惠發展、彌合智能鴻溝,加強協同共治、確保智能向善三項重點議題開展深入研討,共促團結、共謀發展、共商行動,推動人工智能朝著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日報》記者:7月23日,國際法院發布氣候變化咨詢意見,確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體系是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主要法律文件,闡明了各國在國際氣候變化法下應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一些國家認為這是推動全球氣候正義運動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刻。請問中方如何看待這一咨詢意見?
郭嘉昆:中方注意到,國際法院咨詢意見指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體系是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主要法律文件,確認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公平原則等是解釋和適用相關國際法的指導原則,強調發達國家需帶頭應對氣候變化,強調各國有義務加強國際合作。咨詢意見反映了包括中方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長期以來的立場和主張,對維護和推進國際氣候合作具有積極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