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數字經濟時代,數據知識產權如何賦能創新發展?專利如何轉化落地,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國家知識產權局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浙江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有關情況,提供實踐樣本。
數據知識產權“落地”
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要素。“2021年以來,我們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指導下,開展數據知識產權試點。”浙江省知識產權局局長謝小雲介紹,浙江省建立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制度以來,已吸引27個省區市的企業登記2.2萬件。
數據知識產權如何落地轉化?謝小雲介紹,浙江省建成“數知通”數據知識產權一體化服務平台,精準匹配供需。目前已累計推送數據知識產權7006件,落地轉化1126件。
產業化過程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可或缺。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宦金元介紹,杭州市建設互聯網法院、數據知識產權法庭,審結全國首例將數據產品作為商業秘密保護的行政訴訟案件,創新了數據類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規則。
杭州某數據公司與韓國企業達成全國首例數據知識產權“出海”協議;瑞安某公司利用甘蔗銷售分析數據出資入股,被稱為“一根甘蔗甜了兩回”……謝小雲介紹,浙江省搭建多種數據知識產權轉化運用路徑,全省已累計實現轉化運用金額近77億元。
喚醒“沉睡”專利
一些科研成果,自產出起就被束之高閣。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梳理盤活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