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美國廣角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宣布多份協議 關稅談判背後有哪些博弈
http://www.crntt.tw   2025-07-23 16:59:07
7月3日在日本橫濱一處港口拍攝的待售車輛。(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據新華網報導,美國總統特朗普22日在社交媒體上先後宣布,美國與菲律賓、日本達成貿易協議,並稱美日達成的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貿易協議。

  特朗普政府一天之內高調發布美日、美菲貿易協議,披露與印度尼西亞貿易協議細節,並預告與歐盟即將開展的談判情況,意在形成美方推進貿易談判的輿論聲勢。不過,從美日協議等細節觀察,美為達成協議也作出不小讓步。同時,部分貿易夥伴並未受已達成貿易協議影響,甚至對美談判立場轉向強硬。

  以讓步推動“最大規模協議”?

  特朗普稱,根據協議,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美國將獲得投資利潤的90%。日本將向美國開放汽車、卡車、大米及某些其他農產品和商品市場。美國將對日本輸美產品徵收15%的關稅。

  日本是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之一,兩國因貿易逆差、匯率和汽車市場准入等發生過貿易摩擦。特朗普本月7日曾致信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將自8月1日起把幾乎所有日本輸美商品關稅提高至25%。

  負責談判的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22日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任務完成”。

  石破茂23日晚些時候披露,根據協議,美國對日本汽車關稅稅率將降至15%。在日本輿論看來,作為日美談判焦點的汽車關稅下調幅度超出預期,反映美方在最終協議中作出了較大讓步。這一信號也刺激日本汽車企業股價大漲。

  美方在汽車關稅方面的讓步也引起美國汽車行業的不滿。代表通用、福特和斯泰蘭蒂斯利益的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主席馬特·布蘭特表示:“任何對幾乎不含美國本土零部件的日本進口汽車徵收更低關稅、卻對美國產值占比高的北美製造汽車徵收更高關稅的安排,都是一項損害美國工業和汽車工人利益的糟糕協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