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淞山。(中評社 黃筱筠攝) |
中評社台北7月29日電(記者 黃筱筠)面對大罷免大失敗的結果,熟知綠營政治評論員陳淞山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賴清德之後在政局上要面臨多項挑戰,包括:面對內閣改組、關稅問題、黨內派系挑戰、修補與蔡英文總統關係、2026黨內派系初選挑戰,以及2026縣市首長選舉恐失台南等危機。
陳淞山曾任阿扁政府時代的考試院保訓會委員、阿扁國會辦公室主任及扁辦主任等職,目前在《美麗島電子報》擔任撰稿人。
賴清德面對大罷免大失敗,未來政局上挑戰非常多,陳淞山指出,首先內閣改組機會增加很多,黨內對於罷免爭議,各派系會浮現不同思維與想法,黨內會質疑罷免還要繼續這樣下去嗎?“民進黨內部會吵架”,接著就是牽扯到府院黨新佈局的可能性。
他表示,大罷免大失敗,證明這一年多以來,賴清德路線或是戰略操作出現問題,大家覺得問題最大是賴領導、用人、氣度格局等都要自我檢討,賴在政治認知上要做某種程度修正。賴被認為偏執、忌惡如仇的個性,從台南市長就是如此,但現在身為元首這樣性格顯露無遺,賴一定要認知到自己缺點,身為領袖不能是地方首長的格局,也不能以地方首長格局處理政務與在野黨互動。
陳淞山指出,賴清德必須擴大“治國領導”,不能限於民進黨的人,或是親信,應該要派系合作,擴大用人,要讓台走向中道路線。但賴清德身為領導人,能力不夠、不足,未來要怎麼調整,不能只是自以為是的政治認知,不能只是個人偏執立場,當領導人不應該是這種想法,要讓“國家”真正團結,不能讓“國家”更加撕裂對抗。
黨內派系會有不滿言行出現嗎?陳淞山表示,民進黨執政團隊要整體思考佈局,兼容並蓄,要有更大包容力,適當位置要用適當的人,不是自己喜歡就用什麼人,賴決策圈子太小。尤其是對美關係、關稅問題,乃至於到大罷免政治面處理,以及團結十講內容出現紕漏、爭議,這些都是要自我檢討。
他表示,賴清德要思考內部出現什麼問題,團結十講可能很隨性講出真心的話,但卻是不得體的話。顯示賴領導能力不足,未來賴要補足這些落差、缺點。如果不願意面對,黨內敵人派系爭議更多,未來與中國大陸、處理美國問題等都會出問題,接下來要看賴能否擴大領導格局。
陳淞山舉例說,賴清德之前團結十講,前面四講問題很多,如果有好的幕僚團隊,怎麼會這麼不自知,賴還認為是很好的東西,難道除了民進黨、同溫層與罷團,那其他人都是雜質嗎?那賴也不用想連任了,2028黨內初選都可能會遇到很大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