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委積極防守大罷免,希望力拼一席也不掉的終極目標。(中評社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7月24日電(記者 張嘉文)由綠營發動的大罷免將在26日投票,藍綠皆把握最後衝刺時間總動員。面臨罷免危機的中國國民黨立委掃街拜票、造勢一波接一波,罷免團體更是不甘示弱,加上民進黨立委和公職人員的助攻,攻勢猛烈,雙邊都希望催出各自的投票率,最終結果如何將在投票日揭曉。
但綜觀此次大罷免,不管藍委被罷掉多或少的席次甚至是完封過關,後續都將影響台灣政壇情勢,也牽動藍綠各自的布局。
目前立法院113席立委中,國民黨取得52席、民進黨有51席、民眾黨有8席、無黨籍2席(加入國民黨團運作)。7月26日將進行24席藍委和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選舉,第二波罷免選舉也將在8月23日舉行,另有7件藍委罷免案,將在當天和“重啟核三公投”一同進行投票。加總共有31席藍委遭到罷免。
以民進黨來說,此次大罷免的高標設定應是罷免10席以上,因為衹有達到這數字,綠營才能在8月1日罷免結果公告後,立委補選前成為立院相對多數,趁這空檔通過綠營想過的法案、預算或人事案,甚至是發動立法院長的改選,拉下現任的國民黨“院長”韓國瑜,豬羊變色。
如果此高標無法達成,民進黨至少須完成另一個目標為罷免藍委6席以上,且後續補選須確保能選上6席,如此才能完達成綠營在立院能57席單獨過半。只是此目標除了罷免外還要加上補選,相對的變數就非常大。
除了這兩個目標外,其他罷免席次數字如果在6席以下,對於綠營來說可能就變成白忙一場。
而對國民黨來說,防守大罷免的終極目標當然是希望一席也不掉,若這次大罷免不成功,根據選制,未來這些藍委都不能再被罷免,藍白持續在立法院掌握多數席次,接下來的兩年多,藍委們可能會卯足全勁,用更激烈的手段和執政黨對抗,就可能持續升高台灣社會的對立與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