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1998年中南建交時,南非就已承諾遵循一個中國的原則。南非政府採取積極行動再次落實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南新時代全方位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應有之義。(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記者 海涵)南非政府當地時間7月21日公布的一份涉台公報引發廣泛關注。這份公報正式聲明,南非政府不再承認位於其首都比勒陀利亞的“台北商務辦事處”,敦促台當局將該機構遷至約翰內斯堡,並將“駐開普敦台北聯絡代表處”更名為“商務辦辦事處”。自此,台當局在南非機構的名稱、地址、定位等問題“蓋棺定論”。
據筆者觀察,南非政府在這一涉台重要問題上的正本清源之舉可追溯至2024年初。是時,南非已就台在南機構名稱和駐地問題向台當局提出交涉,要求其不得使用帶有“國家”性質的名稱,且辦公地點應遷至非首都城市。2024年10月,南非政府兩次正式致函台當局,要求其將“代表處”從首都比勒陀利亞遷至經濟中心約翰內斯堡,並明確限定了搬遷期限。今年3月,南非外交部再次發布“deadline”,要求台當局所謂“代表處”在月底前搬離比勒陀利亞,並在官網將其名稱從“台北聯絡代表處”更改為“台北商務辦事處”。到了5月,南非外交部在官網直接删除了“台北商務辦事處”原本位於比勒陀利亞的地址與代表姓名,並將地址改為約翰內斯堡。最終,南非於7月21日發布具有權威性、公開性的政府公報,標誌著有關此事的法律程序完成,並為台當局在南非所設機構的未來發展設置了明確界限。
這一界限何在?筆者認為,南非政府發布的政府公報已作出清晰闡述:從名稱看,所謂“代表處”被更名為“商務辦事處”;從地址看,從政治性意味強的首都遷至經濟中心約翰內斯堡;從定位看,所轄事務只得包括“非外交和非政治性活動”。總的來看,上述變更直接將台當局在南機構性質限制在商務範圍內,顯著降低了其原有政治色彩。
1997年12月31日,南非與台當局“斷交”,次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這是南非基於一個中國原則作出的正確外交抉擇。長期以來,台當局在南非設立不合法、不正當的“代表處”等機構,並試圖在南非從事一些帶有政治色彩、違背一個中國原則的活動,這顯然是對南非主權和國際關係準則的不尊重,也違背了中南兩國友好交往的基礎。此次南非要求台當局調整在南機構設置,正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再次確認,具有正義性、正當性和必要性。
|